
一、基本情况
姓名:李志刚
学位:博士
职称:副教授
邮箱:zhigangli@hainanu.edu.cn
二、教育工作
获得中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与博士学位,导师:彭友良教授,张子丁教授。2020年-至今,海南大学开展科研与教学工作,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兼)。海南自由贸易港D类人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人才引进D类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批6项专利/软著,主要围绕植物真菌病害基因组大数据与生物安全开展工作,针对热带地区重要作物真菌病害,开展基因组与生物信息研究、群体变异与协同进化机制研究、病源检测与生物安全评估,以及机器学习与大数据模型研究等工作。
三、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32460651,2025-2029,项目负责人。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崖州湾”菁英人才项目,SKJC-JYRC-2025-16,2025-2027,项目负责人。
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ZDYF2025XDNY094,2025-2028,子课题负责人。
中国农业大学2025年对口支援与对口合作引导专项,项目负责人。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323RC420,2023-2026,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2001844,2021-2023,项目负责人。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20QN197,2021-2023,项目负责人。
海南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项目,KYQD(ZR)20031,2020-2025,项目负责人。
四、代表性成果
(一)论文30余篇(#共同一作,*通讯作者)
Li, Z.#, Yang, J.#, Ji, X., Liu, J., Yin, C., Bhadauria, V., Zhao, W., & Peng, Y. L.* (2024). First telomere-to-telomere gapless assembly of the rice blast fungus Pyricularia oryzae. Scientific data, 11(1), 380. [IF: 9.8]
Ji, X., Y. Tian, W. Liu, C. Lin, F. He, J. Yang, W. Miao and Z. Li* (2023). "Mitochondr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wdery mildew genus Erysiphe revealed an extraordinary evolution in protein-coding genes." Int J Biol Macromol 230: 123153. [中科院Top一区,IF:8.02]
Li, Z#, J. Yang#, J. Peng, Z. Cheng, X. Liu, Z. Zhang, V. Bhadauria, W. Zhao and Y. L. Peng* (2021). "Transcriptional Landscapes of Long Non-coding RNAs and Alternative Splicing in Pyricularia oryzae Revealed by RNA-Seq." Front Plant Sci 12: 723636. [中科院Top期刊,IF: 6.62]
陈清沁,吴业豪,王子睿,臧毅宁,林春花,缪卫国*,李志刚*(2025). “橡胶树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siamense 和 C. fructicola 双重 PCR 检测体系的建立”植物病理学报,doi: 10.13926/j.cnki.apps.001688
其它论文: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Zhigang-Li-7
(二)专利软著: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评估被白粉菌侵染的叶片中病原菌RNA比例的引物及方法,专利号ZL 2022 1 0711093.3
国家发明专利:快速进行全基因组注释区间比较的方法及系统,专利号ZL 2021 1 0524893.X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暹罗炭疽菌和果生炭疽菌的双重PCR方法,专利号ZL 2024 1 1845598.4
软件著作权:可变剪接分析软件,著作权编号07373319
软件著作权:可变剪接在线分析平台,著作权编号08323591
软件著作权:多样品RNA-Seq混合拼接软件,著作权编号08323590
五、获奖情况
w 海南自由贸易港D类人才;
w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人才引进D类;
w 海南大学2021年度考核优秀;
w 2022年海南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团队成员;
w 指导学生获得海南省优秀毕业论文(2025年),海南大学优秀毕业生(2023年 ),海南大学优秀毕业论文(2023年)。
六、社会服务
w 受邀为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Physiologia Plantarum,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Phytopathology Research,《植物病理学报》,《生物信息》等期刊审稿;
w Special Issue "Genetic, Genomics and Big Data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athogenic Fungi and Plants",Journal of Fungi, Guest Editor;
w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员;
w 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w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 期刊青年编委。
七、学生培养
本科生授课:分子植病概况,生物信息学,高年级研讨课等;
研究生授课:植保生物信息学,高级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原生物学,现代植病研究技术等;
招生专业: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植物病理学等生物学、计算机或数学相关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