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动态 >> 正文
    海南大学南繁学院本科生周雨霞以第一作者在中科院二区TOP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2025年02月21日 09:56

(本站通讯员王永梅)近日,海南大学南繁学院2022级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周雨霞在李海燕教授团队的悉心指导下以第一作者在中科院二区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发表了题为“Understanding of Plant Salt Tolerance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 to Molecular Breeding”的研究综述,探讨了植物耐盐的生理和分子响应机制,为提高作物的耐盐性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李海燕教授团队致力于大豆抗逆高产基因挖掘、遗传机理解析与分子育种,为提高大豆高产、抗逆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2.利用分子技术手段培育耐盐作物的策略示意图


土壤盐渍化是全球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盐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导致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障碍,从而抑制了农作物产量。为了抵御盐胁迫,植物发展出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包括植物各种器官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变化,以及使植物能够在高盐环境中生存的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此外,现代生物技术在培育耐盐作物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还综述了利用组学技术和转基因方法培育耐盐作物的现状,并提出了要利用野生种质资源和多组学技术发掘新的耐盐基因,并通过研究植物激素间的信号互作来揭示植物耐盐机制的未来研究方向。


周雨霞同学在进行实验操作


南繁学院立足高标准建设、高起点起步,紧紧围绕南繁及热带特色培养生物育种科学及种子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创新人才为核心,积极打造“教学、科研、学科、平台、基地”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办学模式。利用优势的科研平台,鼓励本科生尽早加入科研团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综合提升本科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简介:周雨霞,海南大学南繁学院2022级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本科生,大二期间加入热带大豆分子育种创新团队,进行创新科研训练和实践技能培养,目前获得了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级一等奖,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编辑:陈艳丽

审核:黄东益

海南大学南繁学院(三亚南繁研究院)
  • 通讯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还金路海南大学南繁学院(三亚南繁研究院)
  • 办公室电话:0898-31883166
  • 传真:0898-31883115
  • 邮编:572025
  • 学院邮箱:nfzhb@hainanu.edu.cn
  • 美工支持/中旗网络
  • 海南大学 南繁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