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蓝天、椰风海韵,每年的10月到来年3月,北纬18度的海南三亚,都会成为最热闹的度假天堂。而就在这片喧嚣的沙滩背后,还有一片静谧的田野。春分节气刚过,水稻在风中摇曳身姿,玉米悄悄拔节抽穗,空气中饱含着蓬勃的生机,这里,就是南繁育种基地。
总台记者 黄珊:所谓的南繁,就是把种子带到南方来进行繁殖选育。在海南三亚,这里的年日照时长有2563个小时,也就是一年有200多天都是大晴天,而且年平均气温都在25摄氏度以上,光照充足、降水集中,让这里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温室。
由于大部分作物一年只生长一季,因此在过去,一个农作物新品种的诞生,至少需要10到15年的时间。要加速育种周期,还离不开农业的新质生产力。

这是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的智慧育种平台,在这个无人实验室里,机器人能自主完成种子DNA的提取、比对和分型,为育种专家们筛选出优良基因。

海南大学基因组与大数据育种团队负责人 夏志强:传统育种就是把材料种到地里,等苗长大了之后,才能进行筛选。现在我们通过DNA检测,在小苗期间,就可以对它进行筛选,加速育种周期,实现了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人工智能“精准育种”的迭代。

研发智慧育种平台的是海南大学夏志强教授团队,这是一支年轻有活力的创新型团队。他们中有一半以上都并非农学出身,而是来自统计学、计算机等不同领域。
随着人才和技术的加速聚集,一个农作物新品种的诞生周期,从原来的10到15年,被加速到最快只要2到3年。生物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正在重塑现代育种模式,也让南繁育种基地向“南繁硅谷”华丽转身。而随着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原本主要服务于国内生产的“南繁硅谷”,正在加速走向世界。
来源:央视新闻